步履铿锵推进江汽绿色生态: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业碳达峰优秀企业系列报道六十五

2024-09-20 16:04          2542次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经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领导同志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自2022年起,从征集范例、调查研究和宣传培育三个维度开展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遴选和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105家工业行业领军企业(2022年42家,2023年63家)成为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根据工作计划,在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支持下,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将于2024年年底召开第三届中国工业碳达峰论坛,并发布今年的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研究成果(含企业名单)。

现将研究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优秀企业成果和案例进行系列报道,构建中国工业碳达峰长效宣传机制,传递绿色低碳理念,为各地方、行业、企业做好工业碳达峰工作,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范例参考和路径借鉴。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集团”)始建于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研产销服于一体,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的全球化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已累计向全球用户交付各类产品1000万辆,是一支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重要力量。

 

图片1.png

图1 江汽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

江汽集团坚定走“自主发展+开放合作”两大发展道路,加快向智能化新能源方向转型升级。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行者,自2002年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来,江汽集团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高性价比车型,努力创造人、车、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目前已形成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纯电技术平台,系统掌握三电核心科技及能量回收、驱动与制动电耦合、远程监控、电磁兼容等关键技术,全系列产品均完成新能源布局;在智能汽车领域,江汽集团积极推动智能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服务四大学科技术研发,打造了全省首个“智能网联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自动驾驶产业创新中心”两个省级创新平台;与科技巨头强强联合,持续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自由、更愉悦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江汽集团加速生态融合,创新合作模式。全力推进江淮华为合作,深化与大众集团的战略合作。与宁德时代、科大讯飞、地平线等持续推进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为共赢加码,为智能聚力。

 

图片2.png

图2 江汽集团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江汽集团致力于“制造更好的产品,创造更美好的社会”,始终顺应国家及行业发展趋势,坚持打造具有江汽特色的产业生态体系,力争到“十五五”初发展成为“百万销量、千亿营收”的主流汽车集团。

一、明确“双碳”目标,积极践行绿色低碳战略

近年来,江汽集团积极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生态为抓手,推动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节能减碳,特别是在2024年3月份,江汽集团正式设立碳中和领导小组,下设1个碳中和工作组,以及碳足迹、供应链碳管理、生产制造碳管理、资源回收碳管理4个专业组,全面系统推进公司的双碳工作。

江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低碳发展要求,全面落实、实施“1+2+6+N”的双碳发展战略,实现低碳高质量目标,成为国内车企双碳发展第一梯队。“1”指一个碳中和目标,即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2”指两个维度,即实现组织维度碳中和与产品维度碳中和;“6”指六个重点任务,即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市场布局、物流运输、回收利用六个环节的发展任务;“N”指各项减排措施,即支撑各环节实现发展任务的减排实施路径。

 

图片3.png

图3 江汽集团“1+2+6+N”的双碳发展战略

基于数字化转型要求,构建公司碳管理信息化平台,目前已搭建组织层面和产品碳足迹核算功能,并与公司能源信息化系统衔接,具体包含组织碳盘查、产品碳足迹、数据分析大屏等,以实现公司全面数字化碳管理,助推碳中和工作有序推进。

目前江汽集团范围内各单位及60余款产品已完成碳排放核算,核算结果显示,江汽集团乘用车碳足迹中供应链占40%,生产制造占2%,产品使用占58%;商用车碳足迹中供应链占5%,产品使用占95%。

二、深耕创新技术,全面推进绿色低碳产品

江汽集团自2007年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在2011年投放585台新能源乘用车,是国内第一家大批量投放私人领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十四五”以来,江汽集团明晰发展战略,全面向智能新能源化转型,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洞察用户需求,着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3年,江淮汽车以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为江汽集团成立60周年大庆献上一份厚礼——全年销售59.25万辆,同比增长18.4%,尤其是国际业务表现突出,全年出口16.9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47.99%。从结构来看,商乘两翼齐飞,均衡增长,一起向上。其中,商用车年销量为23.54万辆,同比增长18.7%;乘用车年销量为35.71万辆,同比增长18.21%。

江淮新能源目前已形成了涵盖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在内的全系产品矩阵。2024年上半年,江汽集团销量为20.62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5.28%。

新能源商用车全面布局与规划,筑牢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根基。轻型商用车定位新能源市场领先者,已完成智能专属平台1.0的构建,实现了轻卡智能架构、线控/集成底盘的量产开发;启动智能专属平台2.0项目开发,预研全线控底盘、4C超充等新技术。面向城市物流发展新趋势,做大新能源VAN车,布局7~10方封闭式物流车产品。皮卡已完成纯电、混动平台布局,启动新能源智能硬派越野项目预研,面向新能源户外休闲越野市场,打造高安全+高智慧+大带宽的底盘平台。重型商用车已完成纯电、混动、氢能等1.0平台产品布局,借助与华为、宁德等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开发能耗、快充、续航、智能驾驶等核心指标更优的重卡智能新能源2.0平台产品。

 

图片4.png

图4 江汽集团4款核心产品亮相世界内燃机大会

新能源乘用车聚焦重点平台与产品,协同打造绿色低碳新引擎。轿车与越野车方面重点布局规划构建全新智能新能源平台,包括中小型新能源平台DI、中大型新能源平台DE及高端新能源平台X6(江淮华为合作平台),分别面向经济型、中高端及豪华车市场,积极借助华为、大众、蔚来等外部优势力量,通过合作赋能,实现乘用车业务新的突破。商务车方面,构建全新的DM平台,聚焦家用和公商务市场,打造燃油、混动、纯电多版本车型,重塑瑞风品牌优势;现有的商用MPV产品,借助混动和纯电的动力升级,向节能和新能源商用市场拓展。

三、持续节能减排,加快推进低碳生产模式

围绕节能降碳诊断体系、案例库和节能降碳路线图三大工具,江汽集团通过创新策划节能低碳管理“一厂一策”方案,确定制造基地能耗指标模型,按照产量区间制定目标。优化建立事业部级、专业厂/车间级、主要用能设备级三级能源目标指标体系,指标管控更加精准。从管理节能、技术节能、生产模式优化三个维度出发,适时组织开展优秀案例分享和再识别。第一阶段以现有设备低碳升级为主,第二阶段新技术研发和极致能效提升,第三阶段发挥智能化、绿色电力的优势,进行大规模产线柔性改造,第四阶段全面使用绿色电力,引入碳消除和抵消机制。截至目前,江汽集团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座、省级绿色工厂4座。2024年4月新港商用车基地完成全省同行业首例“碳中和工厂”创建,同时目前正在积极创建省级零碳产业园区。

江汽集团制造基地采用了“光伏太阳能+地源热泵+蓄能应用”等集成应用,为生产提供绿色节能低碳的运行方式。

光伏发电方面,主要生产工厂均建有分布式光伏电站,截止目前目前已完成装机容量69.06WMp,新建光伏目前已规划至第四期,2024年预计新增装机容量42WMp。根据计划,江汽集团将持续加大在绿色电力方面的投入,增加绿电占比。

 

图片5.png

图5 江汽集团新港基地光伏建设

在地源热泵方面,各工厂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充分利用浅层地能来解决车间建筑夏季制冷、冬季取暖需求,运行效率高出传统空气源热泵40%左右,节能30-40%。

在蓄能应用方面,新港基地安装了大型水蓄能系统(约4000立方米),通过应用蓄能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波谷储存和波峰释放的方式,提升了清洁能源的应用水平。

节能降碳技术创新孵化和快速迭代推广,规划和实施多项节能新技术,促进减排新技术落地与推广。江汽集团开发了无磷脱脂+无磷转化绿色前处理工艺技术、电泳翻转输送+IGBT整流电源技术、干式喷漆系统+循环风回用技术、多级过滤+沸石转轮吸脱附+TNV高效废气治理技术、烘干余热回收利用+VEC烘干节能技术等绿色节能制造技术;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环节,开发了低VOC水性漆材料、LASD水性阻尼胶材料、高固体份蜡等绿色环保材料,科学推进VOCs治理,降低VOCs排放和漆渣量的产生,为公司生产工艺节能降碳做出贡献并保持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同时,江汽集团搭建了汽车行业低碳技术案例库,摸底集团内子/分公司制造基地低碳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投资回报周期分析,形成投资决策计划。

由集团公司统一调度对八个老制造基地的涂装有机废气进行治理改造,按照精益投资、整体策划,统一招标原则,对清漆大风量、低浓度废气采用沸石转轮+RTO方法进行治理,综合治理效率达到98%,满足排放要求,减少VOCs排放量563.412t/a。

四、建设低碳生态,倡导绿色出行循环利用

江淮钇为是江汽集团对旗下新能源乘用车板块“混改”后成立的品牌,承担江汽集团新能源战略转型的重任。江淮钇为将公共出行市场作为重点开拓的战略板块,研发、打造了多款为行业量身定制的专属车型,并在今年启动“万台千辆”新能源出行车计划。

公共出行领域正站上全面电动化的风口。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包括出租车(巡逻出租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在内的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

2024年3月6日,江淮钇为10000辆公共出行新能源车首批千台签约暨交付仪式在合肥举行。此举将加速合肥市出租车“油改电”步伐,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和城市绿色出行比例。

 

图片6.png

图6 江淮钇为10000台公共出行纯电车开启交付

安徽印发《安徽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企业培育、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明显突破,构建产业特色鲜明、空间布局合理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初步实现氢能商业化推广应用,建成国内重要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推动氢能产业规模化示范应用,合肥市结合发展实际,制定了“公交先行、专用跟进、储能谋划、其他有序”的氢能规模化应用路径。

江汽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安凯客车是我国最早研发新能源客车的企业之一,目前在整车系统集成、电驱动系统、整车控制、智能网联等技术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在氢能赛道上,安凯客车同样凭实力展现了“排头兵”的气魄与担当。2024年1月20日,合肥市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开通运行,首批23辆安凯氢能公交投入示范应用。此次交付的安凯E9氢燃料客车性能达到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整车基于平台化、轻量化、集成化、智能化、低氢耗理念研发设计,具备效率高、能耗低、动力强、续航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环境适应性强、大载客、智能网联等优势,加氢时间10分钟,满载开空调续驶里程超300公里,可有效满足城市公交高强度运输要求。

 

图片7.png

图7 合肥首条氢能公交线路开通运行

五、“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积极出海进而有为

从1990年至今,江汽集团累计出口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交付超140万辆。

目前,江汽集团已在1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80万辆。2024年上半年,江淮汽车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占其整体出口量的85%。

2019年,江汽集团联合通用技术中国车辆进出口有限公司收购哈萨克斯坦阿鲁尔汽车工业集团,联合首创了“央企协调平台环境建设+地方企业主导产业核心技术”的产能合作模式。此次收购不仅成为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首个汽车工业领域合作项目,也被列入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清单,更是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

2024年7月,中哈两国发表《联合声明》,适逢打造中哈关系新的“黄金三十年”之际,以江淮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积极推动海外事业融入哈萨克斯坦产业链和价值链,现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哈萨克斯坦工业转型发展的生动展现。

 

图片8.png

图8 哈萨克斯坦科技园停车场中的江淮汽车

从哈萨克斯坦的“人民汽车”,到墨西哥“每10辆电动乘用车就有6辆来自JAC”,从意大利、奥地利等欧洲高端市场大街小巷出现了JAC的靓丽身影,到阿联酋万台市场的新突破,江淮汽车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持续扩大,让世界看见JAC,也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江汽集团布局海外子公司;在泰国、印尼、新加坡、缅甸、老挝等国家,江汽集团主动迎接全球汽车电动化发展浪潮,将电动汽车导入市场。

 

图片9.png

图9 江淮钇为10000辆电动车出口首批发车仪式

6月下旬,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了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江淮汽车以467.27亿元的品牌价值再度荣登榜单,较2023年增加37.96亿元,在中国汽车品牌中排名位于第六位,前进一名。

作为汽车类品牌,江淮汽车已连续四年荣登榜单。今年的排名也验证了江淮汽车在全球市场的亮眼成绩和不断增强的品牌势能。

未来,江汽集团还将持续强化与产业链上优秀合作伙伴战略协同,整合各领域优势资源,打造高质量出海新模式。

从巢湖之畔到绕水庐州,从偏安一隅到走遍世界,从自力更生到开放合作;60年来,一代又一代江汽人逐梦笃行,推动事业滚滚向前,展现出如今的勃勃生机。江汽集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忘实业报国初心、牢记改革发展使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集团发展全局,持续优化业务布局与能源结构,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驱动,着力成为产业低碳转型的“先行者”、绿色生产的“践行者”和绿色文化的“引领者”。

 

版权声明:如转载或引用请联系项目组并注明文章来源。

 

联系人:中国工业碳达峰项目组

电  话:010-62385286、010-62386769

邮  箱:cfie62385286@163.com

收录于合集——中国工业碳达峰优秀企业系列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