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12 15:20 3694次阅读
2024年9月11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和工业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工经联”)在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本届论坛以“数实融合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为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总结经验、梳理问题、提出对策。来自中央有关部门、辽宁省、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各行业代表性企业、全国性工业行业协会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的近450余位嘉宾与会。
图1:第二届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会场
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竹林出席论坛并在开幕环节致辞发言,深入阐述了目前东北振兴、工业数据应用与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以及未来的重要部署,解读了最新政策方向,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权威指引。
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代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书记郝鹏,对论坛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工业是辽宁经济的命脉,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当前,辽宁省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加速推动转型升级,着力壮大工业新动能,持续优化产业生态,以工业振兴引领全面振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诚挚欢迎与会嘉宾来辽投资兴业、创新创业,共享振兴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图2: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以“推进新型工业化 数字化转型升级是重大战略任务”为题发表演讲。他讲到,当前要抓住机遇、把握现状,厘清问题、应对挑战,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做深做实做优。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帮促和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把着力点深入到生产制造的核心部位,围绕工艺改进、智能控制、物理单元升级、设备运转等,推进数字技术与工业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把数字化转型由企业扩展到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一批示范园区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网络运营商。重视控制投资、降本增效,着力破除壁垒,强化数据共享,筑牢数字化基础,不断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中国工经联将推广一批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的经验,助力广大企业破除数据真实性、通用性和安全性上的缺陷和壁垒。
图3: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攻坚期,必须以更大力度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强化工作统筹、分业施策,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点”上聚焦重点企业,引导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分级建设一批标杆企业和智能工厂,“线”上聚焦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开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改造,“面”上聚焦重点集群和园区,梯次推进“智改数转网联”。
图4: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
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竹林表示,围绕数据要素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数据局将支持引导工业企业强化数据开发利用,推动工业企业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加强工业企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的开发利用,构建以产业链龙头企业为主导、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的数据流通利用体系,推动全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融通和协同转型。营造数据开发利用的良好生态,夯实数据流通利用平台建设基础,确保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
图5: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竹林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路径”发表主旨演讲。他讲到,新质生产力在产业中的体现就是以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来形成新的先进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为此,在实践中需要注重抓好以下三个“新”。一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二是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三是以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业态。我国在制造业板块、服务业板块和新业态板块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希望通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克服短板,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
图6: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国务院原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路耀华主持开幕环节和主旨演讲环节。
图7: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国务院原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路耀华
论坛期间,沈阳市市长吕志成和中国工经联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熊梦共同为东北地区唯一的“中国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赋能基地”揭牌。基地将依托沈阳市雄厚的产业基础,结合中国工经联国内外产业协同、资源整合优势,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打造高端交流平台、强化优质企业培育、激发科技创新动能、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实施精准化产业导入等五维度工作,助力辽宁省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
图8:中国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赋能基地揭牌仪式
中国工经联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项目组组长刘成林发布了2024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名单和研究成果。据介绍,2024年中国工经联通过近八个月的调查研究,聚焦工业数据的典型案例和先进技术,针对共性问题进行分析调研,形成了《24家企业数据应用典型案例汇编》《20家企业问题、对策措施和政策诉求》等研究成果,共有22家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榜样企业成为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
图9:中国工经联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项目组组长刘成林发布研究成果
图10:2024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企业名单
论坛邀请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智刚、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心怀、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云双、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继双和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毅仁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本企业在数智化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领域的卓越实践和先进经验,为广大工业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挖掘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案例与思路,展现了勇当先锋带动行业整体转型的突出成效。中国工经联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主持主题演讲环节。
图11: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智刚分享了国家电网公司推动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做法,强调了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需要。国家电网深刻把握以新能源为主体这一新型电力系统的本质特征,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强化创新驱动和数智赋能,制定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纲要,发布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体系。他提出,应对电力系统的新变化新挑战,关键在于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电网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图1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智刚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心怀分享了中国海油实施“组织专业化、业务数字化、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管理精益化”的“五化”转型路径,以及加快推动数智赋能管理模式变革和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及成效,提出数智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必须坚持服务主业、价值导向、注重实效,实现“升规模、升效率、升体验,降成本、降风险、降直接接触”;数智化转型是系统变革,必须“高层达成共识、中层形成焦虑、基层积极活跃”,坚持一体推进;数智化转型是长期工程,必须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坚持久久为功。
图13: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心怀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云双分享了中车推进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内涵、思路和重要举措。他指出,准确把握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关系,一是要形成智能化产品,作为推进产业数字化的核心基础和重要载体。二是要由智能产品形成数智化的产业链和产业形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通过形成智能产品的企业主流程,构建数智化的经营模式,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四是以智能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表现形态对行业赋能,推动商业模式从“产品+服务”向系统解决方案转型,进而推动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
图14: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云双
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继双分享了沈鼓集团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国际化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持续突破。他强调,沈鼓集团作为装备制造业领军型企业,未来将在三方面着力。一是以“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为使命,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二是以客户为中心提升数字化转型成效,强化价值创造,推动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和运营流程变革。三是充分发挥“链主”科技引领和产业协同作用,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水平,凝聚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合力。
图15: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继双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毅仁指出,在钢铁行业从高速增量发展期进入到存量结构优化的平台发展期的背景下,河钢集团变挑战为机遇,以数字化转型驱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构建“点线面体圈”数字化高效协同的智能制造体系,即智能装备单点突破、产线数字化提升、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中央数字中心数字化平台建设、产业链生态圈。河钢集团将坚定不移推进数智化转型,推进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图16: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毅仁
熊梦执行副会长在论坛总结中指出,第二届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希望本次论坛在汇集各方智慧,促进交流互鉴的同时,能够助力整合优质资源,蓄力向“新”求“质”,为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智慧、新动能、新活力。
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自2023年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成为总结工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分享实践经验与实现路径的权威交流平台。中国工经联将发挥资源与渠道优势,积极担当,主动作为,致力于成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为振兴地方经济、助力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努力和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