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经联李毅中会长出席主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2014-06-12 00:00          29276次阅读

以工业转型升级为契机,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价值链

——在第四届世界工商协会论坛上的讲话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李毅中

(2013年10月29日)

 

尊敬的秀莲副委员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很高兴在金秋十月,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工商界同仁们相聚。我代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持续了5年。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艰难地逐步走出低谷。但是,危机影响依然存在,全球经济复苏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突出。一些国家经济尚未摆脱衰退,发达经济体的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新兴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但随着经济体量基数增大,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经济政策和管理制度等要素变化,中国经济增速特别是工业近年来逐级放缓,引发了国内外对中国工业增长前景的关注。工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进入了必须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关头。这里,我想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中国工业从高速增长期步入提质增效期,20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

(一)中国工业30多年来持续高速增长,成就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跨越,建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目前,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1个中类、581个小类,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年工业增加值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制造业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500种主要工业品中,220余种产量居全球第一。同时,中国经济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融合。2012年,货物出口占全球11.2%,居世界第一,货物进口占全球9.8%,居世界第二;吸收外资规模连续21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12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772亿美元,累计投资存量达到4355亿美元。

(二)中国工业增速放缓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正确抉择

1978至2007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始终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但是发展路径没有摆脱粗放的模式,工业增长依赖于廉价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外需拉动和投资扩张。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13.3%,2012年10%,今年上半年9.3%,7、8月以来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势头。总的看,工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主要指标在预期之内。适当放缓增速有利于集中力量转方式调结构,有利于减缓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多年积淀形成的产能过剩、环境过载、创新不足、需求下滑、脱实向虚、负债率高等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仍然制约着工业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只有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财价税金融改革,只有坚持不懈地改善民生、拉动消费、优化投资、扩大内需,只有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紧紧把握发展实体经济,只有坚决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才能根除痼疾顽瘴,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提质增效是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针

李克强总理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指出,我们未来的增长必须是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前提,必须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为支撑,必须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长期的实践探索使我们体会到,工业要实现提质增效、由大变强,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即要坚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坚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回报;坚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突破能源资源约束;坚持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使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和谐发展;坚持以质取胜,为社会提供能够引导消费、满足需求、质量优良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注重改善民生,保障劳动者生命和健康安全;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转型升级过程中工业行业企业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工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必须得到破解,这将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必要的代价。首先对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要有明晰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

(一)转型升级过程中,工业行业企业需要克服四大挑战

一是廉价要素供给的保障程度下降,工业企业将面临全方位的高成本约束。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的供需形势已经发生变化,低成本比较优势开始减弱。如能源资源耗量迅速增长,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国际价格高企,工业用地紧张、价格昂贵;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人工成本上升压力增大等。据统计,今年1-8月规上工业企业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已高达85.84%,扣除三项费用后,主营业务利润率只有5.4%。

二是技术引进难度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自主创新不足,不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不足1%,每年发明性专利数占世界的比重不到3%。一些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材料还依赖进口。如,中国一年生产11.8亿部手机,3.5亿部计算机,1.3亿台彩电,但高端芯片80%依靠进口;中国航海航空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发动机还要进口或依靠国外专利;中国的高铁举世瞩目,但是轴承、轮毂、轴还要进口。 

三是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约束明显增强。2012年中国一次能源总消耗折36.2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球的21.3%,创造了全球11.6%的GDP,单位GDP能耗是国际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4倍。我们使用了世界46%的煤,45%的钢,14%的油气,50%的水泥,原油进口依存度达57%,铁矿石进口超过60%,铝矿铝材进口、铜矿铜材进口分别达到50%和70%。从环境污染看,化学需氧量(COD)年排放约2500万吨,氨氮约260万吨,SO2约2200万吨,氮氧化物约2400万吨;工业CO2估计超过70亿吨,均居世界首位。大气雾霾、水源污染、土地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继续“粗放”下去,资源环境将不可支撑。

四是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如美国率先提出“再工业化”、“本土回归”并付之行动。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剧,一些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和退出,都对我国进出口、汇率稳定带来重大影响。国际科技发展正酝酿着新的突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形成。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和资源富饶国家,致力于调整结构,由出口能源、原材料初级产品向深度加工提高附加值转变。这些无疑都加剧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外部竞争压力。

(二)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没有改变,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工业化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区域结构、产业关联、政策导向、外部环境等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为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是从需求上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将引发强劲的消费和投资需求。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只有52.6%,其中13%以上是长期打工的农民工,新型城镇化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正在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和后发优势,信息消费正成为新的增长点。

二是从区域上看,新的增长极正在生成。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效果凸显,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东中西部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差别化发展。各地陆续制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出台了区域规划,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有了明确的方案。

三是从产业上看,产业分工、产业形态、产业组织和布局正在发生新的调整重组。传统产业的改造优化升级将焕发新的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制造业延伸扩展分离将带动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新的业态。

四是从政策环境上看,环境保护、民生改善和创新驱动的转型导向逐步明晰,财税金融改革、资源价税改革,以及鼓励竞争的改革,陆续配套推进,改革的潜能将会逐步释放。同时,我国投资环境也具有市场巨大、劳动力充裕、劳动力素质和政府服务效率不断改善等综合优势。

五是从国际经贸合作上看,抓住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有利时机,“引进来”、“走出去”,工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寻求资源、市场和技术,达到互利双赢。加快进入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来日方长、大有可为。

三、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引领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价值链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转变发展方式是主线,调整产业结构是主要战略取向,工业是主战场。实现以上目标要依靠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同时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赢,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领域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把传统产业的改造优化、转型升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国工业突出问题之一是多数行业经济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工业行业的效益不高,集中表现在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偏低,当前只有26.5%,而发达国家为35%-40%。由于外部经济的影响和自身政策性缺陷,资本“脱实向虚”现象明显,实体经济受到挤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工业化、信息化的紧迫任务,要切实抓好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提高质量、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重组兼并、产业转移、集聚发展等难点、重点。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支撑中国经济还是依靠传统产业的改造优化,要把更多的人财物投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上来。

二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个方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不是追求数量,而是科技创新。新技术是新产业的灵魂,包括电子信息、能源环保、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国防科工等方面的17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涵盖了上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力争“十二五”取得决定性成效。各地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性很高,在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的同时,也必须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制定规划、标准,出台支持政策,改革体制机制。尤其是注重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发展方向是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服务化,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的延伸。要鼓励和引导制造企业围绕产品功能拓展业务,搞好售后服务、全寿命周期服务,发展增值服务、专业服务,增加制造业的附加值。推广服务外包,创新服务商业模式,大力发展商贸、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管理咨询、工业设计、信息服务、软件技术应用等,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二)依靠创新驱动和深化改革,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创新驱动是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买不来,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依靠自主创新。组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研发,加强原始创新,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组织开展行业共性技术攻关,解决制约发展的科技瓶颈。要切实做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尤其要在“用”上狠下功夫。用户要自始至终参与创新研发,提高研制的效率和水平,研发的目的全在于用,只有用才进入了市场。要大力推进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要切实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科技和经济有机结合。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宏观调控手段要更多依靠市场力量,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建设开放型经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尤其要切实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的政策措施。加快财税、价格、金融体制改革,纠正和避免“脱实向虚”。要创造实体经济平均收益率合理化的条件,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三)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各国工商界要发挥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改革治理。我国经济已融入全球经济,要统筹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引国外技术、人才、资金、资源。当务之急是稳住出口,开拓海外市场,支持产业资本“走出去”,为我国工业化创造有利条件。

世界经济的复苏来源于各国经济的共同增长,也来源于产业和企业层面的良好发展。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共同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在中国与东盟自贸区、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中非合作论坛等合作机制下,促进和加强多边双边产业合作和经贸往来。避免和防范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减少贸易摩擦。各国工商界是推进经济和贸易发展的主力军,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携手应对挑战,合作谋求发展,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女士们,先生们:

习近平主席在G20峰会上,呼吁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在APEC峰会上呼吁深化改革开放,维护和发展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是我们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世界工商协会论坛召开了四届,已成为国际工商界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国、各行业经济领域的领军者,希望我们能够积极行动,继续携手合作,为建立一个增长质量更高、增长前景更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谢谢大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