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6 00:00 1573次阅读
步入深水区 行业协会改革临关口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关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加快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稳步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7月24日召开的2013中国行业协会发展论坛增加了更多实质性议题。
本届论坛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名誉会长顾秀莲在致辞中强调,行业协会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在社会组织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
“行业协会的改革发展伴随着其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经联会长李毅中在做主旨报告时强调,深化改革发展需要完善立法、政府扶持,做好顶层设计。行业协会要找准定位,转变职能,创新服务模式。
深化改革转变职能
顾秀莲表示,多年来,行业协会坚决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强行业自律,引领行业发展,在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带领企业走出国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为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行业领域里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行业协会进一步转变观念,严格自律,规范操作,不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顾秀莲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团组织的重大改革举措,既为行业协会昭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行业协会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在社会组织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要积极推动行业协会立法工作,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大力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和能力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社会公信力。围绕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李毅中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的行业协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行业协会在努力发挥作用的同时,自身建设也不断加强,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核心能力不断增强,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李毅中强调,行业协会要积极贯彻落实改革的新要求,摒弃“等、靠、要”思想,转变职能,改变作风,加强能力建设,深化改革,积极推动政府与行业协会良性互动新型合作关系的建立,为全面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助力。
明晰认知创新服务
“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加快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李毅中指出,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将促进行业协会的外部环境建设,有利于加快确立行业协会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壮大。当前,行业协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正确把握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关于“要正确把握行业协会改革的主要内容”,李毅中强调了如下三点:正确认识“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及去行政化问题。政社分开的加速,将促使行业组织植根于企业,植根于市场,成为真正独立的社团法人和社会主体。当然,脱钩不是脱离政府的监管与支持,政府培育扶持是现阶段行业协会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关键在于要改变方式,要用法制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为行业协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脱钩是一个逐步稳妥“放生”的过程,要规划试点,有相关政策跟进,逐步开展。
正确认识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实施行业协会的直接登记与双重管理并不矛盾,一方面有关部门要依法加强登记审查和监督管理,切实履行责任;一方面仍要实事求是,坚持采用已有的、实践证明比较好的管理模式。目的是加大加快推动政府向行业组织转移职能的范围、步伐和力度,为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创造条件。
正确认识“探索发展一业多会,适度引入竞争机制”。这项改革措施是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明确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是坚持市场化方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现有基础上形成竞争,激发行业协会的活力,优化结构和布局,提高素质,增强服务能力,在竞争中形成主体地位。行业协会应具有代表行业和引领行业进步、加强行业管理的职能,同时要注意在引入竞争机制的过程中,如果偏离了正确价值理念的导向,这种机制就有可能走进误区,会导致干扰行业秩序,增加企业负担,要努力防止和避免这种倾向的发生。
李毅中建议,应继续落实国务院36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行业协会立法进程;行业协会改革急需政府的有力扶持和培育;政府职能转移要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路径图,明确落实行业协会的职能;积极探索、慎重实施“一业多会”,准入门槛应严格标准化;行业协会要顺应形势,找准定位,转变职能,创新服务,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
本次会议主题是“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会议是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国工经联联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16家全国性行业协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