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6 00:00 1709次阅读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4日讯(记者 杨斯阳) 7月24日,“2013年中国行业协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行业协会改革要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逐步进行“去行政化”,政社加速分离将有助于行业组织植根于市场,成为真正独立的社团法人和社会主体。
社会组织改革有助于推进行业协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后,国务院制定《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智能转变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方案》要求,在2017年要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推动既有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
李毅中认为,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加快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智能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行业协会改革的目的,就是使协会得到更好的培育和发展,重视质量和品牌扩充,从而使行业协会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主体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名誉会长顾秀莲也表示,行业协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充分认识到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转变观念,大力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和能力建设。
改革将加速行业协会“去行政化”
李毅中表示,我国行业协会实行双重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条件下,行业协会依附行政业务主管的缺陷日益明显,行业协会加速“去行政化”,将促使行业协会植根于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社团法人和社会主体。
对于行业协会要如何从政府部门的管理中脱离,变业务主管为业务指导,真正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李毅中认为,行业协会自身所含的行政职能、行政级别与编制、以及除政府购买服务以外的财政支持等行政化内容要从行业协会的组织体系中逐渐分离,政府部门需充分尊重行业协会的的法人主体地位,不干预行业协会的人事,资产、财务等内部运作。
同时,李毅中也表示,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进行“脱钩”,并不代表行业协会脱离政府的监管和支持,政府应用法制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为行业协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脱钩”是一个逐步稳妥的放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行业协会发展仍面临问题 瓶颈亟待突破
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经济的新生主体,其社会地位和职能在法律上始终没有得到明确,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对此,李毅中表示,有部分省市出台了关于行业协会的地方性法规法章。但多侧重于程序性规定,此外,行业协会作为非营利组织在税收优惠、劳动保障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没有建立起来,行业协会资产界定不明晰,都影响着协会对于政府职能转移的有效承接。
中央机构委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说:“此次改革将行业协会列为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各部门“三定”工作中明确要求,将原有行政部门承担的事物能够交给协会的一律交给协会承担。”他还表示,行业协会在发布行业信息,为企业提供服务,协调企业和政府中的关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